忆峥嵘远征史,励中华复兴志——dg真人
组织教职工开展暑期社会考察
来源 :dg真人
门户管理员发布日期:2013-09-11点击量: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了解西南地区抗日战争历史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dg真人
于2013年7月25日组织教职工赴云南腾冲开展暑期社会考察活动。马克思学院院长马抗美、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卫灵、副院长邰丽华以及学院部分教职工一行18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__local/1/77/6E/128A618F335D679A9327CBD6B16_A319E92B_1265B.jpg?e=.jpg)
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为深刻了解这段珍贵历史,增强民族记忆,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老师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和顺的滇缅抗战纪念馆。这是一家民间投资、民间收藏的抗战博物馆,是当年中国远征军第20军司令部所在地。馆内五个展厅,收藏了大量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美英盟军及中国民众抗战等方面的实物和图片,有记录日军残害平民的令人发指的照片,有将军亲笔签字写给烈士家属的阵亡通知书,有从缅甸野人山白骨上捡回的头盔……老师们严肃、认真的听着导游讲解,感受着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那段血色历史,内心被深深触动。
之后,老师们来到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国殇墓园,凭吊英烈。墓园占地80余亩,由烈士墓、纪念塔、忠烈祠和园林组成。3168块石碑组成的烈士墓群整齐排列,绕满山坡,每块碑上都清晰刻着烈士的军衔、名字,碑下埋着骨灰,这是对每位牺牲将士的尊重和缅怀。127天的攻城,阵亡9168人,腾冲城内“没有一片树叶没有2个以上的弹孔,没有一所房子可以遮风挡雨”,可见战争之惨烈、悲壮。碑石沉默,却强烈冲击、震撼着每位老师的心。盛产玉石翡翠的“极边第一城”在事关民族尊严之时,搁置门户之见、权力之争,五湖四海、同仇敌忾,显示出毫不妥协、抗战到底的气节,即使玉碎城倾在所不惜。浩然正气,慰为国殇。
老师们还参观了我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艾思奇同志的故居。馆内陈列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艾思奇的生平事迹。这位党的优秀理论工作者,一生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途径、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之探索的重大课题,重温艾思奇革命、教育之路,对我们思考这一问题启发良多。
遥远的西南边陲,是峥嵘的历史岁月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的奇异合体,独特的玉石文化、民族风情、边境特色融汇交织,有深沉的安静,也有浮世的喧腾。腾冲之行,老师们在凭吊中重温历史、缅怀逝者,求得生之慰藉,获得前进之动力,也传递着民族的信仰和价值,受到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别样的地方特色和社会景观也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材,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