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存在方式的重建与中国的命运——记名家讲坛第103讲
来源 :dg真人
门户管理员发布日期:2011-09-20点击量:
9月18日下午,昌平校区逸夫楼1001教室座无虚席,中国政法大学“名家论坛”第103讲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学明教授给大家做题为《现代人存在方式的重建与中国的命运》的精彩报告。
陈学明教授开宗明义:当代人的生存方式面临严重危机:第一,社会的公平、正义严重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第二,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加深;第三,人们内心世界空虚,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他认为,当下流行的消费主义生存方式,并不是我们老祖宗的,而是西方资产阶级创造的。他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用信贷管理环节的缺陷来解释就太浅薄,它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的生存方式。它可归结为:贪——无节制地消费,仿佛消费越多,人生越有价值;赌——一切通过竞争、博弈去获取;借——明天的钱挪到今天花,别人的钱拿来自己花。陈教授说,这种生存方式把人降低为动物。按照马斯洛的理论,生理需要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人不能只是消费,他还有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何摆脱当代人的生存困境?陈教授认为,靠道德力量是做不到的,还是要从经济生活入手,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马克思主义,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生存危机,创造新的生存方式的智慧和思想资源。
陈教授不认可时下的“中国模式”说。你的GDP数值再高,你没有创造新的生存方式,跟踪别人,模仿别人,那谈不上“模式”。陈教授呼吁:中国要对人类真正有所贡献,必须超越西方文化创造的生存方式,创造全新的生存方式。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陈学明教授针对大家关心的消费主义、现实关怀、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做了详尽和坦诚的回答。他还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陈学明教授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等身,其研究范围几乎涵盖西方马克思主义各领域,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马克思主义、第二国际思想家、马克思主义与世界体系理论,等。
本次论坛由我校科研处主办,我院承办。我院副院长孙美堂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来自中央编译局、人文学院、外语学院、政管学院,以及我院等单位的师生、学者1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