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后的我国海上安全形势”——国际关系学院吴慧副校长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来源 :dg真人
门户管理员发布日期:2016-11-24点击量:
2016年11月18日下午,由dg真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共党史、中国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学术讲座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举行。
本次主讲人是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慧教授。她是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国际法学会会长,外交部周边海洋问题咨询专家。她所研究的南海问题是师生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马怀德副校长专门来到会场欢迎吴慧副校长的到来。此次学术报告由dg真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点学科负责人卫灵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群各专业的老师们以及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吴慧教授以“南海仲裁案后的我国海上安全形势”为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南海区域的现状、仲裁案后我国面临的总体海上安全形势、南海仲裁庭的法理特点和国际海洋法律秩序、南海仲裁案的影响、中国的应对措施等方面问题。
首先,吴慧教授指出,南海仲裁案后中国海上安全形势总体可控,但局部形势严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支持中国以政治谈判的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立场。其次,从国际法的角度展开,论证了南海仲裁庭的法理特点,阐述了中国不承认仲裁裁决的法理依据。对于南海仲裁庭的裁决,吴慧教授还讲述了中国“外交上要占主动、法理上要占理、舆论上要占上风、海上要加强实际管辖”的反制思路。报告层层深入,从国际法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南海仲裁案的前前后后。使师生们获益匪浅。
报告过后参会师生积极热情,针对日本在南海的政策、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导向等问题进行了相关提问,吴慧教授深入浅出就此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卫灵教授表示,此次报告让我们受益良多,深受启迪,有利于师生深层次地了解和把握南海仲裁案后的南海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走向。她对吴慧副校长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吴慧教授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国际法学会会长,外交部周边海洋问题咨询专家。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津贴获得者,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 著有《国际海洋法法庭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完成“划界争端的强制解决程序研究”、“外大陆架界限的堪测研究技术规程与标准”、“联合国海域划界规则编译”等十多项课题。